7d9c36fa.jpg 

  • 作者:寒川子
  • 出版社:高寶
  • 出版日期:2009年6月3日
  •  

     

    戰國是個不缺英雄的時代,隨意掀開一帳歷史的帷幕,就有無數傳奇人物偉列其中,文有晏嬰、李悝、淳于、藺相如、范雎,武有吳起、樂毅、孫臏、廉頗、白起等,更別說那諸子百家,儒墨道法縱橫,各有所長,也各在這亂世中起了不小的作用,或顛覆或平盪,這本就複雜已極的權力佈局。

    這也是個價值觀混亂的時代,君不君,臣亦不臣,封建禮制早出現裂痕,因此給了有志之士,從縫隙中出頭的機會。此時,國與國的戰爭愈加白熱化,死板僵直的尊王攘夷教條已束縛不住諸侯的野心,得賢臣良將使國強民富成了首要之務,於是各色各樣的人才應運而生,與其說這是王侯天下,不如說這是名士天下。一國的興衰往往掌握在這群備受諸侯信任的人才手裡:要是覓得千里馬,勵精圖治個幾年,即可拂拂塵土起身,照樣有問鼎中原的氣勢;然若找了個金玉其外的庸才,任憑一飛沖天之勢再強,遲早也被拽拉落地,重回原點。

    誰都知道最後的贏家是秦國,然而歷史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的呢?是諸多必然一環扣著一環連成;還是一個又一個的偶然巧妙拱起這片霸業江山?都對,但也都不對。或許,答案可在秦王稱帝, 一統天下的百餘年前找到。

   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,時間回到戰國初期,公元前三四四年,背景是孟津朝王前夕,魏惠侯廣邀諸國與會,假朝見周天子名義,實乃展露魏國強盛的兵力,以威示列國,並尋釁討伐不來朝會者。而正值變法圖強,國勢蒸蒸日上的秦國即是首要目標。雖然秦已有成為魏國假想敵的實力,但兩國實力仍有差距,縱有一拼得勝的機會,付出代價必定不小,是故,彼時深得孝公重用的大良造公孫鞅(因其領地受封在商,又稱商鞅),獻上一計,向魏示弱並煽動魏侯稱王(當時除了被視為南蠻的楚國稱王外,周天子仍是天下共主,尚無人僭越),以轉移目標,爭取時間養精蓄銳。

    63.jpg 

    魏國上下,並非皆是耳目渾沌者,如此簡單的伎倆,自然有人識破,寒川子在故事開場沒多久,就漂亮地將兩國交鋒,寫得絲絲入扣,持平的筆法讓人一方面希望公孫鞅的巧計成功,一方面又希望魏侯聽得進忠良諫言,這樣矛盾的立場,讀來確有十足張力。

    不過,上述的人物都非本書主角,這場歷史大戲擔綱的角兒有四人,分別是孫臏、龐涓、蘇秦和張儀,雖然本集對他們著墨不多(蘇秦更是完全沒出現,關於他們接下來的際遇,要到下集才展開),但如此鋪陳絲毫不見冷場,前有秦魏諜對諜,中有平陽屠城的髮指暴行,最後更隱然埋有魏國走向衰敗,而由秦齊取而代之的伏筆,寫來相當流暢動人。

    前面說過了,這是個不缺英雄的年代,想想也不禁讓人感慨,多少讓我們熱血沸騰的豪俠事蹟,是這些傳奇人物用血淚換來的,若有機會改變人生,或許龐涓寧可繼承他父親縫人的志業,孫臏寧願永遠留在祖父身邊,但時勢選擇了他們,他們自身的天性也決定了必然的命運。

    人生過的如斯精彩或者輝煌一時,必定得有所犧牲,於是,其崛起,其隕落,都註定是悲劇,至少,他們耗盡了常人百倍,千倍的精力來成就那一瞬的燦亮,聰明點的或許能預見自身的墜跌,從而匆匆謝幕;而執迷者可能望不到路的盡頭,而摔得粉身碎骨,徒留後人幾聲可惜可惜。

    戰國這舞台,既光輝耀人,引無數有志者投身其中;又殘酷無比,今朝功名得意,轉瞬間垮台,自身的輓歌卻是他人的進行曲。

    遙想當年,公孫鞅初見孝公,三次會談,談帝道,王道皆不入耳,最後才以能立即國強名顯的霸道打動孝公,可想而知,這是個多重功利的年代,再對比公孫鞅最後的下場,縱曾翻手為雲,覆手為雨,仍左右不了自己的下場,善弈者反成棋子,令人不勝唏噓。

    總之,這是段華麗又霸道的歷史,讓人深切迷醉,又害怕耽溺至極,終歸無法自拔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dj087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